跳至主要內容

"《精准努力》摘抄四"

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大约 8 分钟

"《精准努力》摘抄四"

目标篇

为什么我说,喜欢的事情不要选

  • 中国式教育里缺乏“兴趣发现”这一环,所有业余活动都以不耽误学习为准则,因此导致业余活动成了负担。

    • 在学校里所学的常规内容,大多数人都没有兴趣,谁会对被迫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呢?更何况还要不停地接受“正确答案很标准”的考试。于是就导致了高中毕业后没有能力去选择专业,选了不够喜欢的专业就彻底迷茫了,对于未来找工作完全没谱儿,最后找了一份不怎么喜欢的工作,浑浑噩噩过一生。
  • 一个小朋友,说自己的梦想是当作家。然而当我问他“你对作家的工作了解吗?”的时候,具体的他也说不出来,只说会坚持自己的梦想。一个不了解的事情,凭什么谈喜欢呢?但这就是存在于年轻人中的怪现象,实际上我们并不了解理想职业的日常工作,我们喜欢的只是这份工作带来的财富和光环

  • 到现在,我对我的工作不只是喜爱,可以说是有些敬畏,它不是“兴趣”这两个字可以概括的。而喜欢,在我看来反而是需要警惕的。为什么这么说?在我看来,谈及喜欢的时候,一定要确认下面这几件事情。

    • 首先,喜欢绝对不是一时兴起。
      • 所以在制定目标的时候,应该从更长远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兴趣。你应该学哪个专业,不是取决于你此时心里所想,而是取决于你最后想要做的职业。我们当下所做的每一个想或不想的选择,其实都取决于最终想要过的生活。
    • 其次,不要把兴趣当成即时满足。
      • 看小说、看电视剧、吃,这些都是能够让人即时满足的,能够带来即时快乐的。所以有人问起,你的兴趣是什么,很多人就会回答“我的兴趣是吃”。吃确实能够让你马上快乐,但能够让你马上快乐的东西,也会让你非常容易厌倦。
    • 最后,不要在开始的时候,就对兴趣下定论。
      • 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,不要随便放弃,不要轻易说没兴趣,大多数真正有意思的事情都不能像吃一个冰激凌那样,马上产生快乐感。你一定要坚持到成就感发生的时刻,再去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兴趣。
  • “喜欢”这个词,真的很不靠谱。每次我想要说不喜欢而放弃的时候,我都问自己,是真的不喜欢,还是只是暂时遇到了困难?我允许自己放弃,但是不允许自己躲避。

  • 应试教育不会给你答案,大学也不会给你答案,只有你自己主动去寻找,慢慢地去了解这个世界,然后结合自己的特长,去摸索出一个自己愿意奉献终生的领域。

  • 这种稳定的喜欢,才是终生奋斗的力量源泉

位置选择:你所在的位置,决定你的价值

  • 我们做成一件事情,首先要有一个目标。

    • 制定目标本身就需要很强的策略性,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目标都可以实现,更准确地说,目标与目标之间是有差别的,实现起来的难易程度并不相同,再加上我们每个人的优势并不相同。其次你需要去思考通往目标的途径。做事的方法有笨的,有巧的;你选择的路径有通的,有不通的,所以并非只要坚持就能成功。最后才是执行层面的事情。当你确定好目标和路径之后,一定要及时开始,并且彻底执行,这样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。
  • 失败的原因,除了不够坚持之外,有可能坚持的方向本身就是错的。

  • 如果真的去做金钱投资的话,大家肯定不会相信这样的鬼话:往哪儿投资都一样,投哪个项目都行,只要坚持投资就可以。可是为什么在投资自己的时间跟精力的时候,就会相信只要坚持,在哪儿努力都一样呢?每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,所以必须去思考怎么分配这些时间跟精力,往哪个方向去投资这些时间跟精力。

  • 当我们作为一个个体生存在这个社会上的时候,很容易受自己所在的这个位置局限,不去看周围,也不去看趋势,更不会拿这种地图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自己。我们做事很容易只着眼于自己所在的那个点。但其实每个人所在的点并不相同。就比如一个两居室的房子,北京的和天津的价钱自然是不一样的。换成人也是一样的道理,同样能力、同样学历的人,他们最后的发展不同,也跟位置有很大的关系。我之前查过阿里巴巴著名的“十八罗汉”的来历,随便找出一位来举例,这样的人,职业发展是叠加在企业、行业的发展上的。

  • *所以我们在努力的时候,除了修炼好自身的能力和技能之外,还要选好自己所在的位置。让你的努力,跟你所在位置的发展趋势叠加在一起,就可以加速你的成长。

  • 从心理学来讲,人会有“决策疲劳”,意思是当一个人做了太多次选择或者经历了过于复杂的决策之后,就会懒于权衡,他们就会拿一个简单粗暴的标准作为最后选择的依据。比如两件衣服的质量和款式各有千秋,比较来比较去都没有头绪,最后就拍板:买那件价格低的。以此来降低选择的难度。

  • 在指定目标和选择道路的时候,只看眼前和只看眼下就是典型的点状思维。点状思维将来是不是能够成功,只能看运气,或者他的努力已经夸张到不管他在哪儿都可以成功。怎么克服这种点状思维呢?

    • 第一,学会纵向思考。分析一下自己所在的区域、行业、企业跟职位,在历史上是什么样子,现在是什么样子,未来有可能发展成什么样子,有没有发展更好的对标对象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,自己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,是不是符合趋势,是不是处在一个投入产出比较高的位置上。我之前读书的时候就看到过这样一个分析,说是在1900年左右,企业的领导者一般都有制造或者生产的背景,因为那时候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解决生产和工程的问题。到了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之间,CEO大多来自营销和销售部门,那时候对企业来说,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卖出更多的产品。从20世纪60年代起,CEO开始具有财务背景,原因是资本市场的力量在不断地增长,股东利益很重要,公司需要跟金融界建立一个牢固的关系。公司需要融资、借债、上市、并购等等。由此可见,某个部门的重要程度,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有变化的,如果你想当CEO,除了要具备相应的能力之外,还要选对部门,这样成功的概率就会更高。
    • 第二,可以横向思考。我能选择的其他行业公司的职位,跟我现在所处的行业公司职位相比,有没有收入差距,为什么会有这个差距
    • 第三,就是立体思考。先定一个时间点,比如过去十年,我所在这个位置的发展,跟我能够选择的其他位置的发展有什么区别。既考虑了自己所在点上的时间变化,也考虑了同一个时间点上不同位置的区别
  • 我很喜欢在笔记里写未来十年我的工作会变成什么样子,平时遇到相关的信息,我还会补充到相关的笔记中。并且我还建议我的朋友们这样做。

    • 有个朋友做了以后跟我说:“媛媛,如果你不提醒我,我都没有发现,我自己原来一直都在自己都不看好的行业里发展。”行业在衰落,水越来越深了,而我还在勤奋地挥舞着自己的铲子。有时候怎么努力都没有结果,或许稍微挪动一下位置,事情就对了。你所在的位置,也能决定你的价值
上次编辑于:
打赏
给作者赏一杯咖啡吧
您的支持将是我继续更新下去的动力
微信微信
支付宝支付宝